俗话说“春乏秋困”,在立秋之后,人们的机体进入周期性的休整阶段,需要更多的休息,而 午休 则成为最佳的补觉时间。但是,午休可并不简单。如何健康午休,这些事项你要了解。

午休的重要性

科学家认为,午睡是人体保护生物节律的一种方法。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种变化;同时发现,午休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

研究发现,人体除夜晚外,白天也需要睡眠。在上午9时、中午1时和下午5时,有3个睡眠高峰,尤其是中午1时的高峰较明显。也就是说,人除了夜间睡眠外,在白天有一个以4小时为间隔的睡眠节律。

午休可以消除上午工作、学习的劳累情绪,并且使下午的效率大大提高,并且可以使人体紧张度降低,从而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午休

为什么午休时间过长会更累?

一般午休时间建议在3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过久就会进入深度睡眠,从而造成大脑毛细血管网暂时性关闭,脑血流量减少,会出现越睡越累的情况。

另外,如果睡觉的环境较为密闭,会导致空气不流畅,氧气含量降低,出现缺氧会引发乏力,造成越睡越累的情况。

并且,对于上班族来说,大多需要趴在桌上午休,睡眠姿势不正确会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引起上肢麻木、酸痛,会出现越睡越累的情况。

午休

午休注意事项

  • 除非前晚睡眠太少,否则午休请勿超过一个小时,因为过长午休后醒来时,反而头脑不太清醒,也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 午休最恰当的时间为十五至三十分钟。如趴在桌上休息,建议关闭计算机,且使用相应的工具,以免头部压迫双臂、眼睛,造成血液循环不良,影响神经传导。
  • 午休后避免做复杂或危险的工作,因为午休初醒时,精神比较恍惚,容易出现意外。
  • 由于午休是在午饭后,因为消化的关系,人体的血液集中到胃部,脑部比较缺血缺氧,患有低血压及血液循环不良的人不适合午休,因而他们醒后常会头晕脑胀。
  • 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因年纪较大血管常有硬化现象,而饭后血液吸收营养较多导致血液粘度高,若立即午休,容易中风,故也不适合午休。

如何健康午休?

午休前午餐选择

午休前不宜吃油腻食物,不宜吃得太饱。油腻食物会增加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

午休时间的选择

午餐后不宜立即躺下午睡,因为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

一般应食后休息十几分钟再午睡,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睡多了由于进入深睡眠,醒来后会感到很不舒服。

午休

午休睡姿选择

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既减少心脏压力,又防止打鼾。不宜坐着或趴着打盹,坐位及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

午休环境选择

午睡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也不能随便在走廊下、树荫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睡,由于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发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

午休过后需活动

午休醒后需要轻度活动,即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因初醒时常使人产生恍惚感,待稍微缓解后再工作。

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