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中风,约20秒就有一人因中风死亡,而中风的治疗就是和时间赛跑!学习中风的家庭急救小知识,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关键时刻能救命!

如何判断病人是否是中风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

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中风急救小知识

♦ 当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应保持镇静,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猛烈摇动昏迷者,这样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让病人平卧,尽快拨打120。

♦ 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需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

♦ 松开病人衣领,取出假牙,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而室息。

♦ 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 在尚未明确诊断是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时,不要急于用药,因为两者用药是完全不同的。

♦ 在送病人去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要头部朝上、脚朝下,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送医途中,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避免头部颠簸。

♦ 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大多数神志清醒,应防止病人过度悲伤和焦虑不安。此时应让病人静卧,并可安慰病人。同时做一些肢体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压进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

♦ 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 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应尽快拨打120请救护人员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

预防保健

1.及时治疗诱发病

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应及早治疗;

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

留意中风的先兆征象:留意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等先兆中风现象。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3.消除中风的诱因

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4.饮食结构合理

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每周至少吃三次鱼,尤其是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或者服用深海鱼油。ω-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脑梗塞。

5.户外活动注意

应逐步适应环境温度,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特别是老年人),外出注意保暖。

有过中风史的患者还要注意走路多加小心,防止跌跤;此外,日常生活起床、低头系鞋带等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

6.饮食营养

病人的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能否正常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体重、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

在急性期饮食治疗是让病人能度过危急阶段,为恢复创造条件。恢复期应提出合理饮食的建议,纠正营养不足或营养失调,促进恢复和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