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管是亲友聚会还是宴请他人,汤永远是餐桌上不可取少的一部分。对于生病住院、术后体虚的病人或孕妇来说,更要多 喝汤 来补充营养。这是为什么呢?想来小编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吧?

相对于肉,“汤”才会被认为是最有营养价值的。“多喝汤,营养都在汤里面呢!”“不会吃的吃肉,会吃的喝汤!”类似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骨头汤、滋补鸡汤、玉米排骨汤、鱼汤等等,也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喝的。

可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喝汤真的能滋补身体吗?

结果是:不能。汤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有那么高的营养价值,关于“喝汤大补”的说法,其实是存在以下几种误区的。

误区一:骨头汤补钙

骨头汤

骨头里的钙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但是磷酸盐很难溶于水。骨头熬汤后,汤里的钙含量其实很低,完全不足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钙。骨头汤之所以浓白,是因为汤里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并非是钙。长期饮用骨头汤可导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问题。心血管疾病、痛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人更不建议常喝。

真正含钙量高的食物有奶制品(牛奶/酸奶/奶酪)、芝麻酱、豆制品、虾皮、绿叶蔬菜和坚果。

误区二:只喝汤不吃肉

只喝汤不吃肉

很多人认为肉汤、鱼汤、鸡汤的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大家熟知的老母鸡汤、鸽子汤、甲鱼汤等,认为营养全在汤里面,肉只是炖剩下的渣子,于是就只喝汤不吃肉。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炖肉炖出来的汤,里面有很多维生素B和磷、铁等一些矿物质,这都是人体必需的养料,它在汤里多而在肉里少。但鸡汤、肉汤、鱼汤与鸡肉、猪肉、鱼肉的营养成分比较,主要营养还是在肉里。就以蛋白质来说,汤里所含的只有7%左右,而剩余93%的还在肉里。

所以,既要喝汤,也要吃肉。

误区三:煲汤越久,营养就越丰富。

煲汤

煲汤时间不宜太久,时间在1.52个小时为宜,这样可以最好地留住营养成分。煲汤时间过长,会造成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流失。我们生活中所喝到的“老火汤”,蛋白质溶出物较少,与开水相比,虽然口感是很好,但营养却仅仅多了一点点。

煲汤时间最好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还应根据食材的不同而适当控制煲汤时间,比如,鱼肉肉质鲜嫩,煲鱼汤时,只要看到汤烧白即可;鸡肉、猪肉等食材煲汤不宜超过2小时,否则汤中嘌呤含量会增高。

喝汤本没有坏处,但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才能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