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直说,不要吃泰诺,不要用。”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9月底的白宫“医疗专场”发布会上,公开建议孕妇“彻底停用泰诺”(通用名:对乙酰氨基酚)。他声称该药会增加儿童患自闭症风险,并宣布美国FDA将通知医生,使用泰诺“可能与自闭症风险增加”有关。

这一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上传播,引发不少准妈妈和育儿家庭的担忧。

但问题是:​​泰诺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Acetaminophen),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它真的会导致自闭症吗?​

泰诺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什么?​​

泰诺(Tylenol)是美国常见的非处方止痛退烧药,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在中国大陆通常称为“扑热息痛”)。

这种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用于缓解​​头痛、牙痛、肌肉疼痛、月经痛以及发热​​等症状。

在医学界,对乙酰氨基酚实际上被认为是孕期最安全、首选的止痛退烧药。

在孕期,对乙酰氨基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止痛和退烧选择​​,尤其是在孕妇出现发热(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严重疼痛时,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它,而不是其他可能风险更高的药物(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

特朗普的警告从何而来?​​

特朗普并未在采访中提供具体的研究数据或权威来源,但他的观点并非完全“空穴来风”。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确实存在少量关于“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自闭症/多动症关联”的观察性研究,但这些结论始终伴随激烈争议。

最早引发讨论的是2014年一项发表在《JAMA Pediatrics》(《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的研究。

该研究追踪了约13.3万名以色列孕妇(1999-2009年),发现孕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超过28天的孕妇,其子女患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风险比未使用者高约30%,患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风险高约20%。

后续类似研究(如2016年丹麦队列研究、2019年西班牙病例对照研究)也报告了“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增加神经发育异常风险”的趋势,但均未证明因果关系。

然而,这些研究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混杂因素干扰​​:孕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通常是因为发热或疼痛(如头痛、肌肉痛),而这些症状本身可能与感染(如病毒感染)相关——已知孕期感染(尤其是孕早期)才是已明确的自闭症风险因素。研究难以完全排除“疾病本身而非药物”的影响。

剂量与时长差异​​:多数研究未严格区分“短期合理用药”(如单次退烧)与“长期滥用”(如连续数周止痛),而泰诺的常规推荐剂量(每次500-1000mg,每日不超过4g)与“高风险剂量”可能存在本质区别。

样本代表性局限​​:部分研究基于特定地区人群(如以色列、北欧),其饮食、环境暴露(如空气污染、化学物质接触)可能与全球其他地区不同,结论推广性存疑。

正因如此,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内的权威机构,在相关研究发表后均发布声明:

​​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孕期合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直接导致自闭症或其他神经发育问题,但需避免不必要的长期或超量用药​​。

自闭症的复杂成因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与大脑发育相关的多样性疾病。全球有近6200万人(每127人中即有1人)患有此病。

尽管近年来对自闭症的认知度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其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且目前认为可能涉及多种因素。

自闭症科学基金会主席Allison Singer解释说,自闭症诊断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诊断标准的扩大。

在2013年,五种不同的自闭症亚型被合并为一个统一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诊断标准被扩大,导致更多人符合诊断条件。

此外,也有其他因素可能导致自闭症发病率的上升,包括父母生育年龄增大、早产儿存活率提高,以及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和筛查改善。

所以大家与其纠结于某种退烧药,不如更关注孕期的整体健康管理(如均衡营养、避免感染、定期产检)。

孕妇到底能不能用泰诺(对乙酰氨基酚)?​

对于发烧的孕妇,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实际上是必要的医疗措施。根据美国母婴医学协会的说法,孕妇在妊娠的头三个月出现发烧症状,会增加流产、早产和其他问题的风险。

泰诺制造商Kenvue在声明中回应说,孕妇可能面临更危险的选择——要么发烧,要么使用风险更大的止痛药。

美国数十家医学机构在联合声明中指出:“现有数据并不支持泰诺导致自闭症或亚叶酸钙可治愈自闭症的说法。这只会制造恐惧,并虚假制造希望,而现实中并不存在如此简单的答案。”

特朗普的言论引发的争议超出了泰诺本身,甚至延伸到儿童疫苗接种领域。他建议对儿童接种疫苗作出重大修改,声称“乙肝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孩童12岁之后再接种即可”。

而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均建议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以防止母婴之间传播。

药房里那一盒盒常见的退烧药,背后牵扯的是科学证据与公共政策的复杂交织。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分辨恐慌与事实变得愈发重要,而依赖专业医疗建议,始终是最稳妥的选择。

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源于网络AI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