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 放假对于打工人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一旦加上“调休”二字就不那么美妙了,而这种现象很有可能在未来发生改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近日联合印发《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22—2030年)》,其中,关于保障旅游休闲时间、优化全国年节和法定节假日时间分布格局的内容,引发社会热议。

如何优化法定节假日格局?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优化现有节假日制度,建议把更多选择权交给人民群众,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个性化、多样性、品质化的要求。

同时,戴斌也指出,旅游休闲制度的设计、优化也都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过于理想化,既要考虑到人民对休闲的权利的满足和实现,也要考虑到节假日制度调整所带来的成本。

有专家建议,在适当增加假日总量的情况下,重点增设长假期,可考虑在每个季度都设置黄金周,并恢复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满足人们回家探亲、办婚礼、领略四季风光的需求。

节假日

调休制度如何优化?

自2008年开始,我国共设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按照规定,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

但网友对调休颇有微词,一项媒体公开的调查显示,在“短假无调休”“长假有调休”和“都行”三个选项中,近80%的网友选择“短假无调休”。

对于这种前挪后凑的休假模式,戴斌表示,1999年我国实行黄金周制度,连放七天假,实际上是三天假期,加上双周末的调休。这种黄金周制度最早是向日本学习借鉴,国际上也有少数国家或地区,通过这样的集中休假方式,以实现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节假日

“但这种方式并不多见。从国际主流来看,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长假并不需要调休,正常该休几天就休几天。”戴斌说。

记者查阅发现,如美国共设有10个法定节假日,规定将原本固定日期的节日调整为与其最接近的星期一,并以此固定下来。换言之,对于固定日期节日,美国很少调休。举例来说,比如独立日恰好在周中,那么就当天放假;如果其在周末,那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再如日本,共设有16个假期,也同样放假不调休,但会补假。比如假期赶上周末,则在下周一进行补充。

四类人群急需长假

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增加长假期,取消调休是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

眼下虽然双休日填充进了假期,但对于四类人群而言,小假期或者双休,并不能满足远距离出行需求。

第一类人群是异地尤其是跨省就业打工者,他们需要长假期来实现远程探亲的需求;

节假日

第二类人群是小康白领人群,需要长假来满足中远程休闲度假的精神需求;

第三类人群是中西部旅游业比较有优势的地区,更加需要东部地区客源前往消费旅游,而这同样会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四类人群是我国目前相对“老少边穷”的地区,同样需要额外的客源来实现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眼下延长假期很有必要,呼吁增设黄金周,以实现假期结构的优化配置。

如何合理放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早在2017年就曾公开表示: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要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假期增加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专家表示,此次《纲要》出台后,假期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沿着这个方向改变。但具体怎样去改,改到什么程度,现在还未曾可知,但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免责声明: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