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身份标识。这18位数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从我们的出生地到出生日期,再到个人身份的唯一标识,都浓缩在这串数字中。

本文将带你详细解读身份证号码的构成,让你彻底明白这18位数字背后的含义。

身份证号码的基本构成

我国现行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分为四个部分:地址码(前6位)、出生日期码(第7-14位)、顺序码(第15-17位)和校验码(第18位)。这四部分信息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唯一的个人身份标识系统。

地址码(前6位):你的出生地密码

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是地址码,表示公民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这6位数字实际上是一组地理编码,精确到县级行政区。

​​第1-2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例如,11代表北京市,31代表上海市,44代表广东省。

第3-4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5-6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出生日期码(第7-14位):你的出生证明

身份证号码的第7至14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公民的出生年(4位)、月(2位)、日(2位)。这部分采用YYYYMMDD的格式,直接反映了持证人的出生日期。

顺序码(第15-17位):同一地区同日出生的区分码

身份证号码的第15至17位是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这三位数字有特定的编排规则:

​​顺序码的奇偶性​​:其中第17位(即顺序码的最后一位)表示性别,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这是身份证号码中唯一明确表示性别的部分。

同一天出生的人​​:在同一地区、同一天出生的人,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通常是办理户籍登记的顺序)获得不同的顺序码。

校验码(第18位):身份证的"数字签名"

身份证号码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这是根据前面17位数字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

校验码的作用是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防止输入错误或伪造。


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它承载着个人的重要身份信息。

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的构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份标识,也能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源于AI网络,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文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如有异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