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即将举行的大阅兵与往年不同,本次阅兵选择在9月3日而非国庆节举行。这一日期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历史渊源与法定纪念日

  •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军“密苏里号”军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结束​。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当时的国民政府于次年(1946年)将9月3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现国务院)再次发布通告,明确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会议通过决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正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法律程序,使得纪念日的意义超越了传统的庆祝,更成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捍卫和平的国家意志和法律精神的体现。

本次阅兵的特殊意义

今年的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此次阅兵旨在:

  • 彰显历史地位​: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巨大贡献,彰显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 宣誓和平决心​:宣誓中国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与强大实力。
  • 展示强军成就​:展示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成就,包括力量结构的新布局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所有受阅武器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其中许多是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

9月3日阅兵与国庆阅兵的关键区别

对比维度 9月3日抗战胜利日阅兵 十一国庆节阅兵
日期选择 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 10月1日(国庆节)
纪念对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活动性质 专项纪念活动 国庆庆典活动
核心主题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捍卫和平 庆祝建国、展示成就、凝聚民心
举行频率 逢十周年重大纪念(如2015年70周年、2025年80周年) 通常逢五、逢十周年举行
象征意义 回顾历史、缅怀先烈、捍卫和平 展示国力、面向未来、普天同庆

总结

选择在9月3日举行盛大的阅兵等纪念活动,是为了最准确、最庄严地呼应和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本身。这就像为一场伟大的胜利在它原本的胜利日举行周年庆典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厚重感和仪式感。